粤桂协作结硕果 大化发展添动能?

自广东深圳宝安区对口帮扶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来,两地依托粤桂协作机制,聚焦特色产业提升、产业集群打造、消费帮扶助农增收、劳务协作提升“四项行动”精准发力,推动协作工作落地见效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强劲动力。?
在大化镇古感村的龙着渔业综合产业园,80多个直径十米的圆形养殖池整齐排列,工作人员正忙着将成年鲈鱼分池安置、准备上市。该产业园累计投入粤桂协作资金1000万元,在产业园示范带动下,全县已发展陆基养殖基地24个,建设圆池602个,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。?
“我们主要养殖鲈鱼,每个鱼池约2000条,按单条利润5元计算,一个鱼池年利润约1万多元。”龙着渔业项目负责人覃乃许介绍,目前产业园为附近群众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,去年向周边4个社区村屯发放产业分红47万元。
大化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韦联锋介绍,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具有绿色、高效、可持续的特点,便于复制推广,目前已覆盖全县12个乡镇,带动养殖户均增收4万元以上。?
借助粤桂协作机制,大化携手深圳宝安区合力推进七百弄鸡全产业链发展。去年底,依托当地产业龙头企业广西汇君农牧有限公司打造的粤桂协作“吉姑姑”七百弄鸡农文旅融合发展基地项目顺利落成,进一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,促进生态旅游、休闲露营等新业态发展。
“吉姑姑”项目负责人江鱼表示:“项目引入粤桂协作资金800万元,围绕七百弄鸡主题建设科普研学营地、文化展厅和美食中心等一批设施,项目占地100亩,旨在打造一个集农业、文化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融合基地,进一步探索新型的联农带农模式,拓宽群众增收渠道。?”
消费帮扶是粤桂协作的重要抓手。大化擦亮“七百弄鸡”“红水河鱼”等特色品牌,通过政策引导、平台搭建、产销对接等机制,建立农产品供应基地和“直采直供”基地4个、消费帮扶助农增收示范基地1个。宝安区出台《推动消费帮扶支持乡村振兴若干措施》,对采购大化农产品的企业、个体户发放补贴,助力广东地区采购大化农副产品达1.07亿元。?目前,大化县七百弄鸡饲养量达323万羽,产业覆盖16个乡镇158个村(社区),惠及3.7万多户14.8万多人。
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,大化持续投入粤桂协作资金,建设10个重点协作项目,打造2个粤桂协作工业产业园(城南、城西)、2个农业产业园(七百弄鸡、龙着渔业),援建20个粤桂就业帮扶车间,地点在安置区内的有12家在位于大化镇拿银安置区就业创业基地的旺成玩具帮扶车间,300多名工人正在熟练地操作设备加工玩具,其中脱贫劳动力占60%。
就业脱贫户韦小雅说:“公司计件算工资,我一个月能拿3000多元,40多岁还能学到新技能,在家门口实现就业,感觉在不断进步。”?
今年上半年,大化通过县乡村三级“零工市场”和线上平台发布岗位信息1000余条,举办“春风行动”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4场,组织5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4000余个,“点对点”免费输送3165名劳动力就业。截至目前,全县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5.44万人,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(5.14万人)的105.84%。?
粤桂协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发挥粤桂协作及各定点帮扶单位优势,聚焦协作帮扶促消费、协作帮扶促就业、平台企业助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精准施策,突出联农带农益农,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就业渠道,助力群众实现稳定增收。(韦必强 覃文军)
来源:大化县委宣传部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